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已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社交的重要窗口。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空间的安全与身心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5月28日,在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共治共建守护‘未’来——未成年人防沉迷”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表示,未成年人在触网过程中,可能面临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网络沉迷等问题,可通过用管结合、严管厚爱、多元协作等方式,构建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友好互联网世界。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79亿人,其中10岁以下网民和10—19岁网民分别占比3.8%和3.9%,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人。随着未成年人网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触网方式的多样化、差异化,加之网络霸凌、游戏沉迷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未成年人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
季为民认为,面对网络时代的发展浪潮,不应“一刀切”式地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也不应把网络和视为洪水猛兽,更没必要谈之色变。而应疏堵结合,科学、适度地加以引导和监管。
自2006年起,季为民所在的青少年蓝皮书项目组就持续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开展全国性调查。在研讨会上,季为民预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课题组第12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调研数据。该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540份,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10个省、市、地的八九十所中小学。
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10岁及以前首次触网人群占比达63.8%,较2022年(52%)提高11.8%;城市未成年人的触网年龄整体早于乡村,7岁及以前触网的城市未成年人占比46.3%,乡村占比27.8%;手机依旧是未成年人最常用的专属上网设备。此外,未成年人在周末或节假日的上网时长远远高于工作日,游戏娱乐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一起玩游戏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主要的网络交友方式。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比之前更爱待在家里,导致运动时间减少;更爱玩手机游戏,难以控制自己。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调研发现正在上或上过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未成年人占比依旧不高,超过60%的未成年人没有上过相关课程。同时,未成年人在使用各类APP时主动使用青少年模式的频率依旧不高,且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家庭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与父母关系良好的未成年人在面临网络威胁时更倾向于寻求家人帮助。
季为民表示,当下未成年人的用网环境和网络空间仍乱象频发,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不良信息、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网络沉迷等伤害,以及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如利用AI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带来的新风险、新问题。
基于这些现实问题,季为民认为,需要从源头对未成年人所处的网络空间进行治理,动员各方联动规范。
在法律政策层面,《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撑。在平台层面上,从2019年开始各大APP平台陆续上线青少年模式,但青少年模式存在使用率不高、功能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内容池不丰富等一系列问题。为此,2023年8月,国家网信办提出要进一步升级网络保护工作中的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2022—2023年,各大主流平台也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制定推出未成年人网络平台治理的相关举措。
“这些举措都可以从政策制度上为未成年人用网安全提供保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季为民说,当前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要存在政策法规落实不够、平台缺乏主体责任意识,以及相关主体虽然多元但缺少联动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季为民提出了以下措施与建议: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未成年人的用网保护。通过政策细化法律条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治力度等方式,为未成年人用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强化平台主体责任,优化未成年人内容生态。简化保护功能操作、优化算法推荐、改进青少年模式等举措,有助于降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难度,提高内容质量。最后,要增强联动机制,提高未成年人用网能力。加强政府、学校、家庭、平台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本质上是个体活动,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用网保护中的重要一环。应尊重未成年网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倾听他们关于互联网使用的真实需求,这也正是青少年蓝皮书项目组多年坚持到青少年群体中调研的价值旨归。”季为民强调,通过用管结合、严管厚爱、多元协作等方式,继续助力未成年人在触网、用网中健康成长,努力建设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友好互联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