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濮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市人大常委会,翻开了濮阳市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篇章,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40年来,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充分发挥两个制度载体的重要作用,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于大事件中、在细微之处,既明大势、顾大局、谋长远,又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丰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濮阳的生动实践,精心描绘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厚重画卷。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建设让党委放心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的决定,获全国人大肯定宣介;
2021至2023年度,濮阳在省辖市党委领导和支持人大工作综合考评中稳居全省前列;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央视专题采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的学习反响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这是央视采访对象中唯一一个地市级人大,浏览量超2亿人次……
40年来,历届市委对人大工作都高度重视,市委把人大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先后召开9次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等60余份重要文件,为人大工作定向领航、指引方向,支持和保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
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濮阳市委坚强领导下,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紧扣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全力助推濮阳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究安排、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履职链上党旗红”获评全省人大出彩工作。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在省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坚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健全完善“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常态化学习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等,创新开展“人大开讲啦”之局长(主任)大讲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
——坚持贯彻党委决策部署。把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作为制定计划、确定议题、调配资源的首要依据,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工作同心同向同行。积极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有新提升,在自身建设上有新加强。历届市人大常委会主动就人大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并抓好落实,全省首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在制度层面使请示报告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健全民主制度。制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公众意见反馈等9项制度,构建具有濮阳特色和辨识度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全国人大《人大工作研究》专题刊发。做深做实“领导干部·代表公民面对面”人大工作品牌,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头走进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公民代表深度对话交流,让群众的声音直达决策层。
丰富民主形式。积极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闭环实施路径,在全省率先实现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三级人大全覆盖,指导推动功能区、街道、村(社区)试点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有力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完善人大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提出工作办法,创新开展“代表监督月”“群众监督周”等活动,一体构建“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公众评”的工作格局,形成票决制闭环实施路径。
拓宽民主渠道。建成用好10个省级、30个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12个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公园和文化广场,215个乡级、673个村级代表联络站和26个行业代表工作室,家事服务、心灵护航等特色代表工作站38个,实现五级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全员覆盖、全线贯通。发挥平台载体“民意直通车”作用,推进平台载体向参与立法、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拓展。
《濮阳市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管理条例》被全国人大赞誉为通过“小步快走”的方式出台的“小切口”立法典范;
《濮阳市卫河保护条例》是河南协同立法领域的首次创新实践成果,在全省地方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被省人大评价“选题准、结构精、内容实,为全省基层治理立法做出有益探索,显示出濮阳较高的立法水平”……
自2015年濮阳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出台了《濮阳市地方立法条例》等14部地方性法规,民主法治建设迈出稳健步伐。
——提升立法质效。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真正将“为民立法”转变为“由民立法”。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联合起草模式,通过开展调研论证、拓展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深度与广度、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坚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丰富民主审议形式、发挥立法咨询顾问团“智囊”作用等方式,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邀请人大代表和公民代表参加,下沉至基层一线、村(居)网格,面对面听取基层网格员和人民群众“沾泥水”“带露珠”的意见建议。人民日报、全国人大网等宣传报道。
——推动法律法规实施。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是法治建设的重点。1986年,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贯彻《食品卫生法》情况的报告;1994年制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后,逐步形成了全链条、闭环式的执法检查工作模式。近期,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对濮阳市贯彻执行《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共检查242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
——创新备案审查工作。持续推进备案审查制度化、显性化、常态化,形成了“三维立体”法律监督新格局。2024年,濮阳市作为三家设区的市之一在全国首次备案审查工作重庆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国人大《法制工作简报》2023年第八期刊发《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创新备案审查工作机制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全国人制工作简报第九期备案审查案例2024年第1号刊发濮阳备案审查案例。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1985年作出关于开展第一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先后作出8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决议并推动实施。通过作出决定、调研视察、听取报告等方式,大力推动宪法宣传实施,率先开展宪法宣誓活动,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集中宣传,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激发全社会对宪法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1999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所监督的“一府两院”及工作部门、选举和任命和国家机关工作,开展工作评议和述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
2011年起,连续14年听取和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情况报告,2022年助推濮阳市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40年来,历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监督与支持相统一,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保证了人民权力的人民属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每年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带头参加监督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人律监督与党内监督、检察监督贯通衔接机制,建立“检查报告+问题清单+督促整改”制度,建立卫河流域三省七市人大协作助力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签订《协同推进鲁豫毗邻地区人大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建立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着力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人大合作发展的典型样板。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监督。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持续开展执法检查、专项监督、调研视察,不断深化对五年规划、年度计划、重点项目、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提出改进意见,督促整改落实。持续开展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倍增等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人大预算和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实现市县两级人大全覆盖。每年听取和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为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发挥人大优势、贡献人大力量。
——关注民生福祉改善开展监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开展监督。扎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创新建立“一目录三清单”全闭环监督机制,在养老院举办“市长·代表公民面对面”专题座谈会,并获省人大肯定,推动退休职工高龄津贴发放、养老机构供水配套费减免等问题妥善解决。省人大常委会多次肯定推介。
历届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部署要求,40年来,先后就健全经济体制、推进依法治市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400余项,促进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抓住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议决定,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和意图变为全市人民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1989年制定行使决定权的暂行办法;2000年出台报告重大事项暂行规定;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立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年度清单制度,形成了“年度清单+专项监督”工作模式;2017年,及时修订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实施办法,形成了具有濮阳特色的制度框架体系;2020年,决定设立“濮阳企业家日”;2021年,通过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及实施意见;2022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27日设立为“濮阳人才日”,9月最后一周设立为“濮阳人才周”;2023年以来,在全省率先作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
始终把选举工作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通过制定和完善选举法实施细则,不断增强选举、表决的公正性和民主性。我市共依法实施10次乡级、8次县级和8次市级以上人大代表选举,保障人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0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严格执行任前公示、法律知识考试、供职报告、宪法宣誓等制度,逐步形成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任前询问、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公开就职承诺等一整套规范的任免程序,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交给党和人民信任的人。
40年来,历届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和把握代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密切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强化代表履职服务,形成了重大事项向代表通报、接待代表日、代表向选民述职、代表直接联系群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
——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等制度,全面建立起覆盖五级人大代表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工作平台,使群众的意见更直接地进入到人大常委会决策之中。推行混合编组,把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混合编入代表联络站,印发混合编组工作安排,编印进站履职工作指南,各级人大代表在同一履职平台交流互促、聚智汇力、同题共答。
——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活动、评议重点工作。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人大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人大专工委重点督办、相关部门具体承办,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的“双领双督一测评”督办制度,成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濮阳知名品牌。2024年,市委书记“面对面”领办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被全国人大代表工委推介。在全省率先组织省人大代表述职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自觉接受监督。在市法院、市检察院设立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全省率先建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使代表与法检“两院”双向联系更加紧密、支持更加有力、监督更加精准,全国人大、最高检宣传推广我市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
——积极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在“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为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出“人大代表履职风采”专栏,集中宣传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典型案例,讲好人大故事,展现代表风采,激发履职热情。
——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相继制定了代表专题调研、代表小组活动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代表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改进,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活动成效明显提高。出台《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意见》《代表履职监督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加强代表履职保障。
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机关建设为关键,以能力建设为保障,以文化宣传为抓手,厚植培铸“忠诚、为民、崇法、务实、担当”的新时代濮阳人大精神,用自身建设新成效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新发展。
——加强人大机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制度、会议制度、议事程序等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打造党的领导、履职行权、代表工作、自身建设“四大体系”,long8国际官方娱乐平台构建“1+4+N”标准人大建设体系,进一步形成科学规范、务实高效、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水平。
——加强人大干部能力建设。按照新时代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以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干部队伍。充分运用学习培训班、法制讲座、外出考察、“人大讲堂”、网络学院等方式促学助学,提升干部业务能力水平。
——加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探索构建“人大云+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的宣传矩阵,抓好人大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建立“濮阳人大”官网,开通微信公众号,讲好人大故事,传递人大声音。
——持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开展能力作风建设专题活动,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切实在纪律作风上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
40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取得的光辉成就,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够有效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一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当前,市九届人大常委会正昂首迈步在新征程上。在濮阳市委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濮阳样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典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