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期“总编有约·学习面对面”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涛,与河南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孙德中一起,围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话题交流讨论。
孙德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工信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如何落实这个任务,将围绕哪些领域制定改革方案?
李建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作出总动员、总部署,擘画了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路线图”“施工图”“作战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领域也必然是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主战场。工信战线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贯通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将牢牢把握制造业立省强省这个战略定位,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们正围绕《决定》逐项对标对表,细化落实举措,加快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决定》重大改革任务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落地见效。其中:以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打造“6+14”未来产业矩阵、实施标准稳链行动等为重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以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等为重点,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以建设重点产业链群、推进产业链协同攻关、深化产业转移合作等为重点,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孙德中:习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对此如何认识?下一步将重点在哪些方面着力?
李建涛:新质生产力是稳的增长点、质的关键点、调的支撑点、转的突破点。当前,河南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正处在赛道拼抢和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能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抢滩占先,事关我省高质量发展全局,必须坚持向新而生、以新致远。
一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革命性突破,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支持产业链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高能级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完善“五基”关键领域产学研快速对接和精准匹配机制,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二是抢占未来产业赛道。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6大方向,瞄准人形机器人等14个细分赛道,健全创新策源、跟踪研判、场景牵引、资本赋能、园区培育和生态营造等工作机制,打造“6+14”未来产业矩阵。
三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材料、装备、汽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制造。
四是壮大新兴产业能级。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医药等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
孙德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坚实支撑,数字经济是重要驱动力量。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我们如何统筹部署数实融合,尽快形成新的有效突破?
李建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河南拥有坚实产业基础、海量应用场景、庞大市场需求,将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引领、带动和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制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诊断服务平台,持续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培育“数字领航”企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二是加快智能化改造。完善智能制造推进机制,体系化开展场景模式探索、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攻关、标准研制应用和评估评价。大力发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加快培育柔性生产、云制造、共享制造、虚拟制造等新业态。
三是构建网络化联接。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应用推广,加强算力统筹建设供给,加速工业互联网创新赋能,开展工业网络互联改造,打造5G全连接工厂和工业互联网示范。
四是夯实立体化支撑。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进省级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发展,发展顶尖数字化研究机构和服务商,建强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
孙德中:产业链供应链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焦点问题,全会对加快构建适应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在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上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何新的打算?如何从体制机制上做好制度保障?
李建涛: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打造“7+28+N”链群作为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三化引领”“五链耦合”“六新突破”“双雁竞飞”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同时通过用电量样本调查,28条产业链中有25条产业链的景气指数在100以上。这些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印证了省委和省政府打造重点产业链群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有效性。下一步重点完善四项机制。
完善“7+28+N”链群培育机制。坚持用好“链长+专班”运行机制,动态更新“图谱+清单”,批次遴选专精特新细分产业链。开展标准稳链行动,制定28条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发展产业链群培育促进机构。
完善“5+10+37”头部企业矩阵培育机制。分群分链梳理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聚焦5家一流企业培育对象、10家领航企业培育对象、37家链主企业培育对象,“一企一策”研究制定专项培育方案,打造“头雁”领航、“群雁”竞飞的企业雁阵。
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机制。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竞赛活动,争取在超硬材料、现代农机、电力装备领域,创建1至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完善“万人助万企”推进机制。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专业化指导、体系化服务、精准化帮扶。依托产业联盟,分群分链组织产销、产融、产学研、产业招商、资产优化“五项对接”活动,畅通产业链循环痛点堵点。
超硬材料产业链全链条纳入国家重点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去年以来,河南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重点产业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聚全省之力打造“7+28+N”产业链群。省主要领导躬身入局,省直多部门领链出战,数万名助企干部入企服务,众多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融群入链,产业链群建设蓬勃发展,成效令人鼓舞。
前不久,四方达超硬材料“天璇功能性金刚石超级工厂”在郑州经开综保区投产,年产功能性金刚石成品超100万克拉,将成为国内最大的CVD金刚石单体工厂。去年以来,我省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高位提升,郑州三磨所2—4英寸光学窗口片和10—36kW大功率MPCVD设备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生态加速完善,成立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省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研究院、培育钻石产业研究院;组建中国金刚石集团,成立总规模30亿元的省超硬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持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超硬材料产业链。
化点为珠、串珠成链,一群多链、聚链成群……一年多来,随着“7+28+N”产业链群建设的深度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重塑,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能级攀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在中原大地聚力成势。
今年以来,在“7+28+N”产业链群建设带动下,全省工业运行呈现“前稳后高、逐季抬升、趋优向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居全国10个工业大省第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全省28条重点产业链中,先进超硬材料、先进合金材料、光电等25条产业链景气指数均在100以上,产业链群的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打造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河南超硬材料全国领先、全球独具优势,原材料大省加快向新材料强省转变;聚焦专用芯、智能端、新算力等新赛道,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抢占风口,今年上半年,全省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8倍、54.1%……不同产业集群的增长轨迹,诠释着以“链”谋变、以“链”赢新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做大做强“7+28+N”产业链群,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一环。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让“7+28+N”产业链群“大又强”,将厚植现代化河南的物质基础。
河南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做强重点产业链群、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关键任务、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河南聚焦“六新”突破,深化“五链”耦合,推动“7+28+N”产业链群规模持续壮大,“链”出中原新动能。如今,“7+28+N”产业链群产出了全省60%以上的规上工业产值、80%以上的进出口总值,支撑起河南工业的基本盘,成为新型工业化提速的主阵地、主战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在千行百业广泛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工业大省河南的“诗和远方”令人憧憬。立足我省产业实际,推出带动性强、含金量足的改革措施,加快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完善数实深度融合机制,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加快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机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扭住链链有为、链链生“金”不放松,培育壮大“7+28+N”产业链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河南定能“链”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居全国10个工业大省第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2位。主导产业快速增长,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6%、18.7%,分别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28.8个、10.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较去年全年加快2.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6%、65.0%、54.1%、46.1%
●制定“一转带三化”专项方案,突出以数字化转型带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入库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1317个,完成投资866亿元,新开通5G基站1.25万个、新培育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257个、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49家,建成“1+50”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今年新认定头雁企业100家、重点培育头雁企业111家,头雁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25家,累计分别达51家、409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