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农业数字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厅市共同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加快提升我市农业数字化水平,高质量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和省定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地区建设,决定在2023年至2025年,开展农业数字化建设三年行动,制定本计划。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把握省定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地区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装备数字化、经营网络化、监测自动化、服务在线化,实现农业数字化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到2025年,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生产体系有效建立,农业生产性服务数字化取得重要突破,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全链条广泛应用,数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人才得到有效补充,农业文旅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县一体化的大数据智能决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70%以上,建成2个全程贯通的数字化特色产业链、8个数字化创新引领的智慧园区、25个智能化水平先进的数字化农场(牧场、渔场)、130个经济适用的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全市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达12个,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数5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50亿元。
1. 发展智慧种植,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测控体系。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区域,建设大田物联网监测系统,加快发展精准农业。在“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等设施农业生产区域,大力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强分品种温室作物生长知识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优化作物的最佳生产控制方案。加强果蔬产品分级分选智能装备、花果菜采收机器人、嫁接机器人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化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到“十四五”末,种植业数字化提升改造数量达150家。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等为载体,建设5个市级种植业智慧园区、7个市级数字农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功能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功能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 发展智慧畜牧,构建“饲喂—产出—尾处理”全流程管控体系。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智能精准饲喂、智能挤奶捡蛋、废弃物自动处理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构建一体化数字动监和防疫系统,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畜牧行业精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到“十四五”末,畜牧业数字化提升改造数量达120家。以规模畜禽养殖场及其配套产业为载体,建设1个市级畜牧业智慧园区、12个市级数字牧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 发展智慧渔业,构建“水环境—病害—种苗—饲喂”全要素监控体系。在洪泽湖、骆马湖沿线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饵料自动精准投喂、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加强陆基工厂、网箱、工程化池塘养殖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展养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努力实现水产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到“十四五”末,渔业数字化提升改造数量达70家,建设2个市级渔业智慧园区、6个市级数字渔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4. 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数字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机管理服务中的应用。以农机作业补助资金监管为抓手,重点以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犁耕翻还田)作业智能监测为依托,推进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安装与应用,推动“农机作业监管系统”建设。探索将监测数据作为作业补助面积核定、相关补贴资金发放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农机作业补助政策规范执行提供全程数据支撑,实现农机作业数据实时采集统计常态化,作业监测终端数据信息“入网上云”,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到“十四五”末,推广应用智能绿色农机装备达800台,建设市级农业生产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基地1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5. 提升高标准农田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及装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发展智慧灌溉。以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为依托,以农田上图入库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技术对全市高标准农田进行识别,形成农田“一张图”,推动“耕地‘多图合一’监测决策系统”建设。全面掌握全市农田建设底数、农田建设动态及耕地质量状况,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保护全程数字化动态监测和监管能力,并实现高标准农田区域与耕地、基本农田进行叠加分析,生成分析报告,作为后续规划高标农田的重要参考,确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顺利落地。到“十四五”末,创建高标准农田综合示范区5个以上,新建高标准数字化农田3000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6. 提升冷藏保鲜设施数字化。吸引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在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预冷及配套设施设备等建设中,推广使用智能化装备和技术,实现入库、出库、库存、温湿度等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调控。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为依托,结合我市的冷链仓储保鲜、烘干仓储设施、低温库,建立包含库容、位置、所有人、对外承租等信息的冷库“一张图”。到“十四五”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数字化改造10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
7. 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统筹“宿有千香”品牌建设,支持“沭阳花木”“泗阳水产+食用菌”“泗洪水产+稻米”“宿豫肉禽+籼米”“宿城果蔬”“湖滨水产”“洋河酿酒+苹果”等各县(区)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网络销售,提升产品销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力培育“互联网+订单农业”,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逐步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推动沭阳国际花木城等规模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改造升级,实现农产品产地、交易价格、数量、流向实时可现、质量可控。加快培育本地电商平台,推动新零售、在线餐饮、在线旅游等业态参与农村电商“生态链”。到“十四五”末,“互联网+订单农业”规模达100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8. 推动电商人才培训。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e起致富”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等,常态化推进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用好省商务厅和有关电商等优质培训资源,组织电商从业人员参加电商直播等专业性电商培训活动,帮扶带动周边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发展电商新业态。举办“宿有千香”品牌电商直播系列活动,鼓励电商企业与知名电商、直播平台合作,策划特色营销方案,加强农产品网店建设,健全运营机制,加大电商销售力度,努力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运销组织者,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到“十四五”末,开展各类电商人才培训达30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9. 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围绕园区管理和经营主体生产管理需求,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园区产业深度融合、率先运用。推进入园主体“智改数转”,加强智慧监测监管,广泛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和数字化认证系统,加快实现园区生产、加工、存储、流通等环节全程可视化可溯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物联网化。加强数字园区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实现数字化管理,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产业园运行状态,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产业园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升园区产业发展的科学决策能力。到“十四五”末,实现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0. 提升特色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水平。围绕宿迁农业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建立农产品的单品大数据,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关键,加强数字技术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全环节的数据获取、挖掘分析。整合数字农场(牧场、渔场)、智慧园区等信息化系统,打造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全过程可追溯系统,促进生产加工数字化、经营流通数据化、数据信息可视化、质量监管精准化、过程服务高效化、生产决策可量化。到“十四五”末,实现河蟹、花木等产业全环节、全要素、全程贯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1. 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水平。在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农业自然资源、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等涉农数据资源库,加强数据源头的采集能力建设。强化与“苏农云”生态共建,加强省市县联动,强化涉农数据采集和共享共用,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与县(区)涉农数据对接,通过农业农村在线调度报表与共享交换功能汇集县(区)涉农数据。将市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数据资源下行至县(区),逐步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体系和应用机制。支持县(区)以特色产业应用和行业管理服务为抓手,建设精细化、专业化的大数据主题应用场景,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导和支撑。到“十四五”末,建成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大数据应用场景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2. 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智慧化指挥水平。把信息赋能作为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创新发展的引擎,建设集线索受理、数据分析、在线调度、实时指挥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分类设置投诉举报分析、现场检查、执法数据中枢、监管对象分析、可视化监管、在线指挥、案卷辅助、业务关联等系统板块,配套开发“掌上办案”执法终端APP,实现案件及时指挥督办,跨地区、跨层级协同办案,风险群体自动分析甄别,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宿迁农业“慧执法”支撑能力。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宿迁市农业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建设,数字化案件办理达10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实施智慧服务建设工程,实现农业服务在线. 推进农业社会化云服务。加强涉农信息服务数字化渠道建设,推广应用宿迁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农技耘”宿迁频道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元主体应用引导。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监测评估、预警决策功能,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重要农产品供给、主粮农作物长势、农业绿色发展监测评估,对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动物疫情、农产品质量安全、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预警,提升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及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农技耘”宿迁频道升级,建立金融服务入口,将银行的支农产品放到宿迁频道中供农户选择,为宿迁农户、经营主体和各金融机构搭建信息互通的桥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到“十四五”末,涉农贷款余额达26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4. 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持续开展涉农行政村(居)益农信息社建设,着力增强“四项服务”能力,促进益农信息社在农业农村两个层面发挥作用,打造农民满意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新载体。强化益农信息社长效运营管理,开展信息员常态化培训,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培训资源,加大对益农信息社标准化运营、地方特色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利用先进典型扩大宣传引导,增强想干事有作为的动力。争取资金,对网络宽带和固话服务到期的益农信息社进行续费,夯实益农信息社运营基础。到“十四五”末,益农信息社长效运行率8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15. 推进农旅服务新业态发展。强化农业“接二连三”,大力挖掘宿迁运河文化、非遗、田园生态、特色农业等资源,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创意农业、分享农业等新业态。探索建立农产品数字展馆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助力农田科普与农旅体验深度融合。到“十四五”末,数字化农业新业态占比达10%。(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16. 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农村综合平台、“天空地”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和地面+卫星的农业气象监测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全面实现光网乡村,推动数字乡村与新型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探索城乡联动、资源共享、精细高效的智慧治理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气象局、市通管办)
17. 健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向乡镇、村居深入拓展。全面深化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加快打造平安乡村、法治乡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整合农业农村、民政、水利、交通、公安等部门数据资源,打造数字乡村中枢。建立完善农业生物资源、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网络监测体系,推进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全覆盖。推动农村资源管理数字化,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信息化、管理数字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和承包业务线上办理。(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18. 巩固脱贫攻坚网络扶贫成果。深入开展网络扶志和扶智行动,创新开展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工作,全面普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等数字化民生服务应用。着力提升沭阳县、泗阳县、宿城区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水平和示范推广,争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三县两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
19.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农业信息化需求,统筹利用农培站、涉农高校、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和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农业信息人才“蓄水池”。市级建立支持机制,协调科研院所(大学)帮扶支持县(区)在科研、技术、人才方面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20. 创新人才评价方式。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培养评价行动,落实乡土人才职称考核认定机制,推行“培评一体”模式,实施乡土人才技能等级认定评估备案。贯通乡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培育“金蓝领”高技能人才,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培育具有优秀品质、高超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1. 探索建立“技能银行”。逐步完善农业岗位需求发布、优质课程链接、技能评价考核、培训补贴政策推送、就业岗位自动推荐等功能,建立个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档案,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的证书等技能进行认定,存储个人信息、技能证书等信息,实行一人一档、终身有效。(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一)加大财政支持。下达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试点地区工作专项资金,支持发展智慧种植(畜牧、渔业)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统筹支持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数字农牧渔场建设、智慧园区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及相应技能培训、农业数字化项目建设,确保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二)强化金融支持。综合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息等政策,拓展农业农村资源资产抵押融资功能,对承担重要农产品保供的主体适当给予利率优惠,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支持,因地制宜推出一批金融创新产品,支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三)统筹政策资源。围绕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发挥工业条线资源优势,将农业二产加工类项目纳入工业“智改数转”等工信部门政策支持,助力农产品加工业数字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加大网络服务优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农村地区接入网扩容,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等提供优质的网络保障。推动各电信运营商推出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电商专属宽带产品优惠政策,为全市农业数字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责任单位:市通管办)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农业数字化建设工作摆上宿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县区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业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顶层设计,强化部门协调。市农业农村局同步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健全农业数字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各县(区)参照建立农业数字化建设工作机制,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全市农业数字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直相关部门)
(二)强化考核评价。全面落实农业数字化建设试点市各项指标,细化任务,分年度分县区做好落实。按照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评价相关要求,开展农业数字化建设监测评价。纳入市对县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开展绩效考核,市县(区)根据监测评价和考核结果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整市推进取得实效。(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直相关部门)
(三)营造建设氛围。积极组织“互联网+”帮促助农活动典型案例推介、农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推介、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入库申报、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农业数字化建设活动。积极开展评先评优、竞赛等表彰活动,树立工作典型。深入总结农业数字化建设典型做法,探索全面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新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数字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农业数字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市直相关部门)
(四)保障网络安全。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着眼各级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全生命周期,做好应用系统资产统计、等保测评、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等工作,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等。安全技术措施与重点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确保网络运行安全、重要数据安全、农业经营主体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直相关部门)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