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系列

千岛沃土上的中国农业“科技范”

  智慧大棚、智能采摘机器人、无人机农业……现如今一大批农业“高科技”涌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农业领域合作,携手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其中,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千岛之国”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粮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因此,加强与中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当中国“农业智慧”的种子播散至印尼土地上,印尼的农业发展开启了崭新的一幕。

  青纱帐里,玉米苗身挺立,放眼望去,一株株油绿的玉米苗长势喜人,这是中国在印尼建设玉米研发基地的成果。玉米是印尼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地消费者对玉米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迫切需要提高单产和总产。为此,自2006年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先后承担实施中国科技部援外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与印尼国家谷物研究所、印尼和荣农业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玉米科技合作。

  2021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印尼实施的“本土化”育种结出硕果:选育而成的印尼—中国7号(IDCHN07)等4个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印尼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其中,印尼—中国7号最高亩产914.51公斤,平均亩产890公斤,得到当地政府、农业技术部门、科研院所和农民的认可与高度评价,助力印尼玉米育种驶入快车道,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

  在杂交水稻方面,中国派出农业方面专业技术力量,加强与印尼在杂交水稻种植、经济作物开发等领域合作,在印尼建立了农业合作产业园区和水稻合作生产园区。通过技术指导,印尼水稻变成了一年三熟,产量也大大提升。“现在,许多农民种植水稻的年产量每公顷约为7~8吨,有些甚至已经可以维持在9吨左右,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来自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水稻种植户穆赞尼欣喜地说道。目前,印尼政府已审定的80余个杂交水稻品种,有超过60个品种来自中国。中国的“小种子”大大提升了印尼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端稳了“印尼饭碗”。

  除了提高产量,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能帮助印尼农民“解放双手”,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农业科技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先正达集团深耕印尼市场多年,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为农业赋能。该集团印尼商业区域负责人普巴介绍,集团在印尼爪哇岛、巴厘岛、苏拉威西岛、苏门答腊岛等主要岛屿都有固定的农艺师团队。团队成员均为本地人,在接受培训后,他们定期免费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内容包括选种、灌溉、施肥等,有效解决了病虫害问题。

  以上仅仅是中印尼在农业科技领域合作的生动缩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未来中印尼农业科技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希望在印尼开展业务的中国农企来说,印尼这个人口超过2.7亿的国家,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智慧农业领域投资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印尼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为了满足国内农作物消费和海外出口需求,印尼政府正逐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智慧化变革。在此基础上,农业自动化整合、无人机农业、数字农业等“高科技”领域于中国农企而言都是不可错失的投资合作机会。

  其中,智能灌溉是一种无需人工监控,自动感知灌溉技术需求信息,自动执行灌溉操作任务的一种自动化灌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这对于印尼这个仍无法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而言,对于智能灌溉应用的需求可以说是迫切的,未来随着印尼政府利好政策的出台和推进,其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中国农企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已成熟的智能灌溉技术优势,加大在印尼投资,解放印尼劳动力。

  在印尼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他国技术是完全不够的,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印尼也要寻找自身农业科技进步的突破口。

  印尼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加强本地优良品种的培育也是印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突破口之一,印尼的香蕉、芒果、红毛丹等许多热带水果享誉世界,并且经过多年的培育改良,其中不乏优良品种。只要各级政府加强宣传引导,同时推广优良品种应用,就能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能推动印尼农业的科技进步。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未来,中印尼的农业科技合作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必将一路“风光无限”。

  龙8long8


本文由:龙八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邮 箱:admin@eyoucms.com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