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钢板进,一台整车出;柔性混线生产;机器人自动安装动力电池……这些充满着“未来科技”感的生产方式在这座工厂已全部集结。
8月21日,广汽埃安长沙智能生态工厂(简称“长沙工厂”)在长沙经开区竣工投产,可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并导入广汽埃安第二代纯电专属平台下的首款战略车型——埃安S车型,以及埃安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二代AION V埃安“霸王龙”。
那么,何为智能生态工厂?这座“灯塔工厂”将如何点亮长沙“夜空”?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又该如何借以“他山之石”?今天,橘洲君带你一一解密。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何为智能生态工厂?拆分来看,通俗理解就是两种属性,一种是智能,一种是生态。
走进长沙工厂的焊装车间,放眼望去,黄色和橙色的机械臂充斥整个厂房,它们灵活地运转,从各种刁钻的角度精准找到两块钢板的连接处,伴随着一连串的焊接声,两块钢板便被牢牢固定在一起。
“焊装车间共配备了426台机械臂。”长沙工厂焊装车间负责人介绍,在机械设备的赋能下,焊装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率已接近100%,通过对工艺设计、设备技术、物流运输等环节的全面提升,焊装车间的工艺面积可节约30%,交付周期缩短25%。
在长沙工厂的总装车间,一条笔直的产线上颜色各异的车辆整齐排列,仔细看去,这些车型也不尽统一。
“工厂已实现了由数据互联和数据决策驱动的柔性定制生产,让一条产线上能生产多种车型。”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负责人介绍,顾客可对车辆内饰、轮毂、外观等进行选配,可产生超10万种搭配方案,而这均在柔性产线的“射程范围”以内。
车型生产“零切换”,配合各式各样的机械臂机器人,让长沙工厂的人员工作效率提升52%,产线%,一跃成为全球最快单线节拍的新能源工厂,平均53秒即可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广汽埃安拥有全球新能源汽车唯一的“灯塔工厂”,“长沙工厂全面移植全球灯塔工厂智能制造技术。”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沙工厂以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模块化为特点,建设了基于全面视觉AI应用、3D视觉系统及全球首个自研激光螺旋焊工艺等前沿科技的智能生产线。
总装车间还在全球首次利用立式墙体光伏,光伏发电占工厂运营用电的50%。同时,工厂全面应用了小型化工艺设备和技能新技术,实现全厂设备能耗降低20%,“智能生态”属性进一步显现。
时间来到2023年10月,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在长沙经开区注册成立并动工建设,首期固定投资超40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220亩,集合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核心工艺,并为后续发展预留了更多的产能提升空间,助力建设中部地区超大型汽车生产基地。
从项目动工到完成升级改造,仅耗时9个月,高速的背后是长沙经开区各部门通力合作、暖心服务的写照。
今年3月20日,长沙工厂项目迎来新进展,该工厂专家楼装修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此前,改造项目于3月18日提交施工许可申请,长沙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为企业核发了入驻长沙经开区后首本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有力推动了项目快速推进。
据了解,此次改造项目的高效审批得益于园区提供的全流程帮代办服务。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帮助企业厘清办理环节,订制审批流程,加快完成施工图审查,审管联动协助企业填报审批系统信息,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施工许可核发。
项目施工期间,出于整个工厂的流动性设计,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需要在厂区东侧物流门的南边50米处,再增设一个厂区大门。
接到企业诉求后,长沙经开区联动公安、交通、城管、城建等多个部门联合办公,不仅如期实现了企业增开大门的需求,还锦上添花,帮助夯实大门的路基,并在大门位置设立了交通信号灯,引导车流有序通行。
6月28日,长沙工厂临近竣工投产,长沙经开区特举行产业链供需集市系列活动——广汽埃安供需对接暨汽车产业交流会,旨在帮助广汽埃安快速扎根长沙,顺利生产。
对接会上,广汽埃安对零部件的需求引起了在场供应商们的浓厚兴趣,熙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纽曼车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有限公司、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积极展示了自身的产品优势,长沙卡福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长沙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多家园区企业代表就广汽埃安的供应商导入体系、车辆材料使用、供应商的认证要求、智能驾驶技术开发等进行提问,寻求合作机会。
“作为零部件厂商,我们非常看好埃安在长沙的发展,希望能够达成合作,一起做大做强。”长沙六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举也与广汽埃安在长沙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目前,我们广州工厂零部件在本地的配套率达80%,核心零部件的省内配套率达100%,这也是长沙工厂未来的目标。”广汽埃安采购部总监骆敏说。
随着长沙工厂竣工投产、产能爬坡,广汽埃安长沙分公司已引入30多家供应商厂内建厂、就近建厂,后续还将引进更多零配件企业,包括导入电池电驱现地化生产等。在超40亿元项目投资的拉动下,有望形成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聚规模。
早在2021年,顺应全国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趋势,长沙经开区、长沙县便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果断换道新能源汽车。
此后,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以赴推进以大众新能源、广汽埃安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建设,以索恩格电动系统、湘电试研、大陆汽车电子、博世汽车部件热管理系统和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核心项目建设,点燃新能源汽车产业引擎。
效果是显著的,到2023年,长沙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比达46.7%,产量占比达65.5%,传统汽车换道新能源赛道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3年,长沙将原有的22条产业链整合为17条。将原先的汽车产业链拆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此轮拆分调整有利于对长沙的汽车产业进行精准施策、靶向扶持和培育,夯实新能源汽车这个优势产业。调整后的汽车产业链加速驶入快车道。
除了广汽埃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比亚迪也早在长沙深耕十余年,已形成了比亚迪整车、三电核心技术、IGBT芯片、智能终端、各类零部件和电子等全产业链布局,其旗下三大汽车研发机构均在长沙基地设有分院或分支机构,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长沙成为了比亚迪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战略基地。近日,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获评2024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车间。
当前,长沙正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抢占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并成为国内唯一集齐5块智能网联领域“国家级牌照”的城市,逐步形成了主配协同、服务配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数据统计,2023年,长沙新能源车产量 72.7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成产值约1600 亿元,长沙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2016年,长沙采购720台纯电动公交车,目前已有超过1000台纯电动公交车在长沙运营。
我们在看到长沙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也需放远视角,进一步思考应如何长久发展,把目光聚焦同为中部地区的合肥,或许能找到答案。
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塞纳河畔,31台“合肥造”新能源汽车亮相巴黎街头,一抹靓丽的“中国红”从埃菲尔铁塔出发,穿越凯旋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其实,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合肥并非“天赋型选手”。既不像北京、武汉、广州那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不如上海、深圳、苏州这般具备雄厚经济实力。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从0到1”的典型样板。
首先,合肥集聚了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50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后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到35%,获得了工信部批准为全国唯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市。2023年,合肥市汽车产量13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74万辆、增长1.6倍、居全国城市前5位。
其次,持续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汽车领域汇聚,抢占汽车科技最前沿。目前合肥有6家汽车领域新型研发机构、70家创新平台,半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智能座舱芯片等技术全球领先。
最后,资金、人才等领域坚持全要素保障。合肥市设立与汽车相关基金16只、总规模超600亿元,已投资重点项目超20个。支持校企共建合肥大学大众学院、比亚迪、长安等汽车产业学院,每年为汽车输送技能人才8000名,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人才超1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近3万人。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橘洲君相信,随着长沙工厂竣工投产,长沙新能源汽车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补强,一个新的千亿级产业正在展翅高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